1、每个产品的生产工艺都不尽相同。有些过单面SMT,有些过双面SMT。有些PCB需要AI或手工插件,有的PCB需要ICT,ATE。因此模型维护的难度比较大。
2、对机器的特别要求。SMT生产常常指定产线,有时是因为技术需求,例如长线生产零件多的机种,短线生产零件少的机种,精度高的新机器生产精度要求高的机种,有时是因为客户指定线体。因此每个机种需要指定固定的几条线生产,且需定义选择优先级。这部分需要在模型中定义。
3、模型结构不准确。如何保证模型的准确,模型不准确直接影响排程的结果。
4、物料欠料,齐套率不足。SMT行业属于欠料比较严重的行业,每天都会有机种因欠料延迟生产。企业无法得到2天后的生产和交货计划,不能及时回复客户交期,安排出货运输等。
5、插单严重。对于欠料的工单,物料一入库,马上插单生产,导致生产计划需要立即变更,引起混乱
1、模型检查
需要完善系统管理流程,明确权限,采用独立的权限控制,由PMC部门负责生产计划排程,为工程部开放独立的模型维护权限,在建模器和排程系统界面中,都可以检查并修改产品的模型
2、采用在途库存约束是欠料问题的解决方案。使用在途库存约束,可以提前得到准确的生产和交货计划,方便与客户沟通和安排交货,准备上线的配件及SMT程序等。同时避免了过于频繁地因料况而产生出的计划变更
先把大致的生产计划作出来后,输入到生产排程系统中。生产排程系统会根据产能模块模型,分析出这个生产计划的实际产能负荷。前期是,用户整理好了工艺等相关信息。然后,再跟系统中的标准产能进行对比。生产排程系统一般提供了图形的方式进行对比,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,按照现在的生产计划统计出来的实际产能负荷有没有超过标准产能
当基础资料和业务单据数据导入和设置好之后,AP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,就可以根据系统设定,通过APS引擎中的遗传算法、神经网络算法,和APS独特的拆单换线均衡算法、需求滚动排产算法、物料齐套算法换线算法等独有的先进的排程算法,自动排出:订单交货计划表、采购需求计划表、生产工单计划表、生产工序计划表、设备资源使用计划等
1、提高了成品准交率,从 80%提升到 99.8%。以前配套性差,成品要用的没生产不急的又先生产,上了日排程后,改变了这一状况。
2、有效联动成品与SMT计划,使成品与半成品生产计划无缝衔接,减少SMT半成品库存呆滞,大幅度提升成品组装齐套率:从 60%->提升到 90%。以前计划变动频繁,人工计算关键物料欠料状况,时常漏算且耗时严重。
3、提升半成品库存周转能力,降低半成品库存呆滞。以前没有按上阶成品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缺口排半成品计划,经常造成多生产、早生产现象,系统上线后有效降低半成品、原材料的库存容量;
4、通过系统资源排程,提升我司PMC排程效率,从过去2天缩短到1天,效率提升50%;